青海三江源地区,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生态立省”战略指导下,三江源地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开发,取消对当地政府GDP考核,把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主要考核内容,绿色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局部的“不经济”,为的是全局的更经济。
青海地处“江河源”和“气候源”的独特地理位置。省委书记告诉我们,“这里是高寒生物物种的资源库,是全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意味着青海肩负着一份特殊的责任。
作为守护这块净土的第一责任人,青海省委、省政府鲜明地提出“生态立省”战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绿色”可以变成“金色”,“金色”必须“绿色”。这既是智者的选择,更是责任的体现。
青海给全国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
线;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以长江为饮用水源的沿江重要城市的朋友们,恐怕不曾想到,为了所喝的这一口水更加洁净,5.57万名牧民已经或即将搬离家园。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座“中华水塔”,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说:“保护好青海的生态,不仅关系青海的发展,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甚至关系全球的生态安全。青海要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宁可牺牲发展速度、牺牲GDP,也绝不能牺牲生态、牺牲环境。”
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三江源地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的开发,从2006年起,不再对当地政府进行GDP考核,而把生态保护与建设,列为三江源地区各级政府的主要考核内容。
局部的“不经济”,为的是全局的更经济。长江、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青海人民的一份特殊贡献。
省长宋秀岩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青海真正能给全国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
三江源办公室工程部主任郜贵恩告诉记者,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4年多来,效果日益显现: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恢复,“增水”效果明显。在近年降水量增多、地面植被恢复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三江源沼泽、湖泊面积呈现扩大趋势。遥感监测显示,仅玛多县的湖泊面积就增大111.3平方公里。草地沙化防治区植被覆盖面积比2005年平均提高23.3%,黑土滩产草量比治理前增长6倍。
青海的轮廓就像一只玉兔,美丽的青海湖就是玉兔的眼睛,顾盼生辉。经过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治理、天然草地恢复、渔业资源恢复等工程的实施,青海湖这只“眼睛”更闪亮了!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上升47厘米,湖泊面积增加63.31平方公里。8年来,青海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湟鱼的数量增长了近10倍。
禁猎多年之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逐步回升,藏羚羊从1998年的1.5万只,增至现在的5万只左右。
8月的青海,西宁细雨绵绵,循化绿草茵茵,酷似江南;海西的德令哈市、海北州府的驻地西海镇,宁静安详,干净有序,恍若北欧小镇……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研究员告诉我们,从人体感受的角度看,近年来,青海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都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青海“舒服”、“较舒服”的人体舒适日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省环保厅副厅长张蓝青也感慨地说,西宁现在几乎可算是个非干旱的地区了。
绿色经济的最高形态是“卖风光”——山水依旧,动眼动口不动手“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横贯青海全境,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祁连山横亘于南北两翼。沱沱河、通天河,听名字就让人震撼。45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沿湖绕一圈就是360公里。终年积雪的冰峰,一望无际的草原,茫茫的戈壁大漠,秀丽的湟水谷地,旖旎的高原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气候也成了青海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人少的地方最好玩!”要是按照海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周正的这个说法,那青海的地广人稀也是旅游优势。
生态旅游是以不影响环境为前提的一种旅游模式。近年来,青海把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来抓,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开辟了环西宁旅游圈,北线开辟了门源、祁连山风光之旅,中线有柴达木、可可西里之旅,南线有三江源之旅,还有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体验之旅等等。今年8月1日,青海玉树机场正式通航。这意味着,三江源高原生态旅游,从此有了快速通道。
地处西北内陆的青海,正敞开胸怀走向世界。2001年创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如今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成为青海的一张耀眼“名片”。“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暨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正成长为展示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果的国际性品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以诗歌艺术形式,讴歌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时代精神;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会、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都在向世人展示着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画卷。
今年,青海的生态旅游出现了“井喷”现象。1至7月,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30%以上,累计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平均每个青海人接待一人次以上。夏秋旅游旺季,更是出现“一票难求、一铺难定、一(旅行)车难要、一导(游)难请”的局面。“青海旅游,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火过。”青海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浩兴奋地说。
记者在青海采访期间,竟遇到了三拨熟悉的朋友!偶然之中有必然。这些年,青海“凉吧”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往返西宁的机票,很少打折。
旅游是就业工程。徐浩说,2000年以来,青海旅游业迅速壮大:三星级宾馆从当初的三四家发展到现在的20多家,导游人数从6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上万人,旅行社从40多家增加到200多家,旅行车从十几辆增加到现在的近400辆。
旅游是富民工程。海东地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号称“高原小江南”,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撒拉族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在三兰巴海村韩伊拉斯家的院子里,植物满园,果树飘香,高高的房檐和窗户上,精雕细刻。韩伊拉斯的父亲韩军告诉我们,这里是“农家乐”旅舍,一次最多可接待100多人,今年7月开业以来,已获毛利15万多元。
绿色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从开发的源头,就把循环经济的理念根植进去“卖风光”与“卖石头”不是绝对地对立的。青海这个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9种,在全国前10位的有54种。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达17万亿元。“全国的盐化工产业,柴达木盆地的条件最好,全国最丰富的盐矿资源就在这里。”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谢康民说,光一个察尔汗盐湖就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
尽管青海是资源的富矿,但是,不能浪费,更不能污染。
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记者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这里虽是盐化工企业,但进门却需要买门票。原来,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化工工业园的生产基地,博大壮美的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盐湖。艳阳下,盐湖被映得七彩斑斓,卤水中,一丛丛多姿的盐花,像蘑菇,似宝塔,洁白如雪,晶莹似玉。企业还创办了一个盐博物馆,展示国内外盐资源的分布情况、不同种类的盐样品,及其特点、功能、潜能等。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过去单一产品的时代,虽然生产出了钾肥,但原料中大量有价值的化学资源白白浪费了,而且还污染环境。如今,随着资源综合利用的推进,这种情形正在逐步改变。
盐湖工业集团综合利用项目的一期工程,已进入试车前准备阶段。作为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三期工程,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工地在格尔木市以北约40公里处,与盐湖综合开发一、二期项目隔路相望。项目区周围,是一个个泛着浓绿色的老卤池。这些老卤是多年来钾肥生产中排放的废液,主要化学成分就是氯化镁。由于之前技术不成熟,这种盐湖的优势资源,一度无法再利用而成为“镁害”。
谢康民说,废液老卤通过精制、脱水、电解,能生产金属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可生产乙烯。通过盐湖镁资源的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可以带动氯、钠、煤、石灰石等多种资源综合开发,实现变“镁害”为“镁利”。他说,要把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做成全国最典型的循环经济的范例。
在动物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犀牛身上往往寄居着很多小鸟,它们靠吃犀牛身上的寄生虫生存,同时帮助犀牛清理寄生虫。青海金锋和海西化建就是青海碱业这头“犀牛”身上的“小鸟”。青海碱业公司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无偿供应给金锋实业公司生产氯化钙,粉煤灰和废石免费提供给海西化建公司生产水泥。记者在青海金锋实业公司看到,35个梯级蒸发池中储存的就是青海碱业排放出来的废液。由于原料不需要花钱,同时利用西部有利的气候条件进行自然蒸发,每吨氯化钙的生产成本要比内地低300元左右。
新能源、新材料是青海近年来着力培育的产业。在西宁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一进青海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大门,迎面可见巨幅的太阳能发电板。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洪介绍,公司生产的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和集成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年产8000吨,都供应给了无锡尚德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企业。
“以后,太阳一出来就能赚钱!”唐洪笑道。他说,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电网和光伏产业链等要素,青海发展光伏产业的综合优势十分显著。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文国栋告诉我们,海西州规划了38个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2020年全部建完。还规划了21个风力发电厂,装机总量770万千瓦。由于新能源产业的前景广阔,又拥有戈壁荒漠的土地优势,5月以来,已有30多家大型企业前来海西洽谈投资合作。
省经委副主任董璞说,青海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环保闸门。今年5月,仅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就关了15家硅铁小加工厂。
拉长产业链,也是“绿色”的手段之一。过去,青海的不少电解铝厂,从外面买来氧化铝粉后,进行简单的粗加工,制成铝锭就销出去,卖不上好价钱,还污染了环境。如今,青海则将铝锭加入合金元素,生产出不同用途的高硬度合金。对此,董璞作了个形象的比喻:“过去是从别人那里买点面,揉成馒头就卖出去,只是个馒头铺子。如今,变成开饭馆,‘馒头’成了我们饭馆的原料了。”青海盛产钾肥,一家外省企业欲大量采购,拿回去制成复合肥等。青海则让他们把配料拿来加工合成,结果被采纳。
青海面积很大,青海财政很小——但“小财政”撑起了“大民生”青海很大,面积75万平方公里;青海很小,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71.6亿元。
省委、省政府领导强调:“青海经济不发达,在青海生活的各族干部群众不容易,尤其是贫困群众更不容易。我们始终坚持,越是困难地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青海省委、省政府目前的主要办公用房,还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但是近年来,青海省向基层、向困难群体、向民生投入的财政资金却越来越多。2008年,全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达268.5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73%。
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峰说,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青海省财政持续加大对下转移支付的力度。2006年,青海消化了全部基层政府欠账,每年为每个乡镇安排10万元的运转经费。到2008年底,全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年人均可用财力,由2005年的2.8万元增至6.6万元,提高了基层政府保障民生的能力。
8月25日,记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采访时看到,放射科医生赵闯绩正在为天峻县牧民才旦拍摄脚趾骨折的X光片,“这台上月开始使用的数字化X线机好多了,诊断准确率高,而且立等可取。”该院医务科科长赵军勇介绍,从去年至今,州政府累计投入近700万元帮助医院更新设备。
省卫生厅副厅长王炼告诉记者,2008年,青海省累计安排城市医疗救助资金7762万元,投入农村医疗救助资金2.4亿元,建成3247个标准化卫生室,为156个乡卫生院配备了流动卫生服务车。全省标准化村卫生室比例已达92%。
“小”财政发挥了“大”威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纪仁凤介绍,2003年和2005年,青海在全国率先实行城市低保、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2007年,提前3年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全省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初秋,格尔木市南郊,天空湛蓝。居住在这里的240户生态移民共1700多人,均从400多公里之外的三江源地区的曲麻莱县移居而来。房子全部是政府出钱新建的,每户每月还有补助。
“生态和民生就像人的两条腿,哪条腿短了都不能正常走路。”曲麻莱县三江源生态移民驻格尔木管委会主任南夏说。管委会千方百计为移民们寻找务工机会。3年来,移民村600多位劳力中,360余人外出务工。2005年,政府在村里投资300万元,兴建了明德小学,采用藏汉双语教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数十里管道地底下埋,清泉水流到了庄稼人的锅台。”海东地区乐都县李家乡的农民马平兵快乐地唱起了“花儿”。他拧开水龙头,水流哗哗地为他的歌声伴奏。如今,乐都县24万农村人口中,已有22万实现了方便、安全饮水。
由于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在格尔木市,有这样一个说法: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儿还难。然而,凭着十倍、百倍于别处的不懈努力,如今,格尔木市却成了全国的绿化先进城市。
“人一之,我十之!”格尔木的树,是青海精神的一个缩影。秉持着这种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大美青海,明天一定更美好!(记者顾兆农、郅振璞、陈沸宇、王伟健、朱虹、刘文波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