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无论是官方或是民众,对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凤台村的称呼均为“南部山区”;十二年后,每每提到凤台村,一致称谓“南部景区”。十二年前,凤台村的版图底色是荒芜寂寥;十二年后,凤台村被浓郁的绿色和温馨的和美渲染得很丰满。
凤台王店村基层老党员王怀茂是景区前后嬗变的见证者,如今,他时常在傍晚晃出家门,站在村后的高岗上向北眺望、向东凝视。北边是一湖碧水的半月湖,东边是坦荡无垠的花月路。面对眼前的绿水青山和林荫大道,王怀茂感慨万千。过去外出,面对别人发问“你家住哪?”他总是吞吞吐吐,自卑之情溢于言表。因为那时村子是“人穷田瘦环境差,小伙个个难成家。纵使媒婆跑断腿,姑娘死活不肯嫁。”如今,景区呈现出“和美乡村景如画,十里走廊传佳话。游子回眸忆乡愁,走遍天涯也想家。”现在的王怀茂说话嗓门大、底气足,当有人再问起他家住哪里,他总是眉头一扬,响亮亮地回答:“我家住在鸡笼山景区!”
王怀茂老人至今记忆犹新,2012年开春,善厚镇党政一班人冒着春寒料峭,对南部凤台山区村庄进行实地踏勘。他们站在鸡笼山南麓下向北眺望,半月湖一碧千顷,王店村若隐若现,远山近水尽收眼帘,水墨画谱浑然天成,只是这山这水好似一块尚未精雕细刻的璞玉。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台挖掘机在半月湖畔作业时,王怀茂就在现场,当长长的“铁臂”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取出第一铲新土时,他满眼疑惑,因为他不相信“一片荒凉”的山区会有“一片葱茏”的一天。
然而,令王怀茂老人没想到的是,建设在一天天推进,景区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变到今天,景区满眼是绿,举步见景。登山道路拾级上,环湖跑道幽幽长。新庄俨然不夜村,百户清泉叮咚响。八个村庄串珍珠,南北青山遥相望。纷至沓来打卡地,研学基地书声朗。这种巨大的嬗变是王怀茂老人及全体凤台村民压根儿没料到的。十多年来,没想到的变成了现实,没料到的也变成了现实。
在王怀茂老人的记忆里,几年前,景区板块只限于鸡笼山、王店村和半月湖“一山一村一水”一条线,如今,景区向东辐射到最偏远的百户村。从景区规模不断拓展延伸到基础设施持续改造升级,从“点上有风韵”到“线上有风光”再到“面上有风景”,数年来,南部景区建设的脚步一直没有立正停歇,善厚镇历任党政班子始终在赓续接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路建设,一路春光;一路艰辛,一路收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等一项项荣誉的揽怀让凤台村名闻遐迩。尤其是先后主办或承办了七届乡村旅游月、五届龙虾美食音乐及首届“福地·臻善杯”登山节和“江淮杯”万人骑行大赛和环湖跑等多项赛事活动,更为景区增了底气、聚了人气、扬了名气。
截至2024年年,景区的建设依然在持续跟进。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艳介绍,继“凤台村研学教育基地”建成后,今年“凤台村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两个基地可谓“姐妹篇”,点在凤台,面向全县,这不仅是该村有得天独厚的“生态风水”,更是市县对近年来善厚镇凤台村文旅、农旅产业发展成效的肯定。对此,身为该村党总支书记的王艳是喜忧参半。喜,凤台村是“高山打鼓——鸣(名)声在外”;忧,两个基地落在凤台,属地管理责任重大。
为加大景区环境整治力度,让景区“里子”富,“面子”靓,今年,凤台村木匠片区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正在实施推进中。在王艳看来,和美乡村为谁建、怎么建、建什么,没有固定的模式,建设者只能自行配备“钥匙”,破解“密码”。“现在凤台村南部景区可以说是我镇的一张名片,如何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组织有重托,村民有期盼,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唯有坚定不移朝前走。工作是最好的教科书,实践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是最好的必修课。”王艳说。
国庆长假,秋意正浓,枫叶渐红,绿荷满塘。景区的故事就藏在秋色里,游客随便翻看一片枫叶,里面都有精彩的章节。好客的善厚人已备好旅游“菜单”,届时,任由四方来客登北山通道、存古径健影、品文化瑰宝、观艺舞山水、行味蕾之旅、穿华服探古、玩扇载墨香。多情善厚,和美凤台,展开胸怀,拥抱游客,共同在“南部景区”闲庭漫步,讴歌盛世,阅读人生,颂我中华。(王智银 文/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