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根,贵州台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潜心钻研银饰锻制40余年,多年来根据工艺需要制作积累了100多种型号的錾子。在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房间内,他用小锤和錾子,打造出精美的银饰。
“当当当……”左手用錾子按住银片,右手拿小锤敲击錾子。换了好几种不同型号的錾子后,银片上的图案逐渐清晰起来:戴着帽子的人正策马扬鞭。吴水根(见图,本报记者陈隽逸摄)拿起银片,在灯光下反复检查后,将银片与其他成品放在一起。
56岁的吴水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这门手艺传到吴水根手里时,已是第八代了。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绕过村口的广场,沿着石板小巷走几步,便来到吴水根的家,他的工作室也坐落于此。推开工作室的门,里面的景象有些出人意料:三张低矮的木桌并排摆放,墨绿色的储物柜堆满了东西,两个对角放着煤气罐,中间的小桌上随意摆放着錾子、剪刀、尺子等工具,地上还有几把小凳子。
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吴水根每天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用心打磨出一件件精美的银饰。做银饰的第一步是熔银子,将装着碎银的碗放在炭火上,高温下,银子熔成了银水。再将银水倒入长方形的凹槽里,稍稍冷却后,用锤子将银条打至筷子粗细。“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拉丝了。”吴水根介绍。
双手拿着擀面杖粗细的木棍,一脚踩着拉丝板,将银条从拉丝板上最粗的孔穿过绕到木棍上,再旋转提拉木棍,银条便逐渐变细。“最细可以到头发丝那么细。”吴水根指着拉丝板上最细的一个孔说,“但是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顺着这个孔一步一步拉,否则穿不过去。”
“做银饰最基础的就是两样东西:一样是银丝、一样是银片。有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雕刻和装饰图案了。”吴水根银饰制作手艺的精髓也在于此。
墨绿色储物柜的下层,堆着不少椭圆形的石块。“这是图案的模具,分为阴阳两面。”拿起一块模具,吴水根掰开向记者介绍,“把银片放进去,一压,图案的大致轮廓就出来了。”像这样的模具,吴水根有上万个,都由他亲自设计制作而成。既有传统的苗族图案,又有现代生活中的时尚元素。
“图案雏形出来后,还需要用錾子雕刻,让图案更加清晰。”将压好的银片放到中间的小桌上,吴水根拿起锤子,摸了个錾子开始雕刻图案。不一会儿,一朵太阳花就出现在了吴水根的手中。
“可别小看这些錾子,乍看都一样,像普通的钉子,但錾头的纹样大有不同。”吴水根说。三角的、扁平的、圆形的……100多种型号的錾子,是吴水根多年来根据工艺需要慢慢制作积累起来的,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图案的雕刻需求。这么多錾子,怎样快速选到最合适的呢?“经常用,一看就知道。”吴水根说。
在贵州深山的苗乡里,吴水根并非只会“埋头苦干”,他对新的银饰制作技术也有所了解。“现在银饰制作所有环节都能用机器替代了。”吴水根坦言,新技术对传统手工制作确实产生了冲击,但他仍然有自己的底气,“他们要用电脑作图,而我的图案就在脑子里,想到什么立刻就能做出来,这种创造性是无法替代的。”
现在,吴水根觉得最难的是手艺的传承。“我手把手带了17个徒弟,但很多人都干别的去了。”吴水根介绍,他的女儿已经成为家族手艺的第九代传人。
“现在只要有年轻人愿意来学,我就愿意教!”吴水根一边说一边走出了工作室,来到作品陈列室。在这里,用银子打造的风雨桥、龙船等承载着苗族同胞共同记忆的摆件整齐摆放,在灯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本报记者 陈隽逸《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9日 第06 版)
吴水根,贵州台江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潜心钻研银饰锻制40余年,多年来根据工艺需要制作积累了100多种型号的錾子。在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房间内,他用小锤和錾子,打造出精美的银饰。
“当当当……”左手用錾子按住银片,右手拿小锤敲击錾子。换了好几种不同型号的錾子后,银片上的图案逐渐清晰起来:戴着帽子的人正策马扬鞭。吴水根(见图,本报记者陈隽逸摄)拿起银片,在灯光下反复检查后,将银片与其他成品放在一起。
56岁的吴水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这门手艺传到吴水根手里时,已是第八代了。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绕过村口的广场,沿着石板小巷走几步,便来到吴水根的家,他的工作室也坐落于此。推开工作室的门,里面的景象有些出人意料:三张低矮的木桌并排摆放,墨绿色的储物柜堆满了东西,两个对角放着煤气罐,中间的小桌上随意摆放着錾子、剪刀、尺子等工具,地上还有几把小凳子。
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吴水根每天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用心打磨出一件件精美的银饰。做银饰的第一步是熔银子,将装着碎银的碗放在炭火上,高温下,银子熔成了银水。再将银水倒入长方形的凹槽里,稍稍冷却后,用锤子将银条打至筷子粗细。“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拉丝了。”吴水根介绍。
双手拿着擀面杖粗细的木棍,一脚踩着拉丝板,将银条从拉丝板上最粗的孔穿过绕到木棍上,再旋转提拉木棍,银条便逐渐变细。“最细可以到头发丝那么细。”吴水根指着拉丝板上最细的一个孔说,“但是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顺着这个孔一步一步拉,否则穿不过去。”
“做银饰最基础的就是两样东西:一样是银丝、一样是银片。有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雕刻和装饰图案了。”吴水根银饰制作手艺的精髓也在于此。
墨绿色储物柜的下层,堆着不少椭圆形的石块。“这是图案的模具,分为阴阳两面。”拿起一块模具,吴水根掰开向记者介绍,“把银片放进去,一压,图案的大致轮廓就出来了。”像这样的模具,吴水根有上万个,都由他亲自设计制作而成。既有传统的苗族图案,又有现代生活中的时尚元素。
“图案雏形出来后,还需要用錾子雕刻,让图案更加清晰。”将压好的银片放到中间的小桌上,吴水根拿起锤子,摸了个錾子开始雕刻图案。不一会儿,一朵太阳花就出现在了吴水根的手中。
“可别小看这些錾子,乍看都一样,像普通的钉子,但錾头的纹样大有不同。”吴水根说。三角的、扁平的、圆形的……100多种型号的錾子,是吴水根多年来根据工艺需要慢慢制作积累起来的,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图案的雕刻需求。这么多錾子,怎样快速选到最合适的呢?“经常用,一看就知道。”吴水根说。
在贵州深山的苗乡里,吴水根并非只会“埋头苦干”,他对新的银饰制作技术也有所了解。“现在银饰制作所有环节都能用机器替代了。”吴水根坦言,新技术对传统手工制作确实产生了冲击,但他仍然有自己的底气,“他们要用电脑作图,而我的图案就在脑子里,想到什么立刻就能做出来,这种创造性是无法替代的。”
现在,吴水根觉得最难的是手艺的传承。“我手把手带了17个徒弟,但很多人都干别的去了。”吴水根介绍,他的女儿已经成为家族手艺的第九代传人。
“现在只要有年轻人愿意来学,我就愿意教!”吴水根一边说一边走出了工作室,来到作品陈列室。在这里,用银子打造的风雨桥、龙船等承载着苗族同胞共同记忆的摆件整齐摆放,在灯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